小檗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具有广谱抗菌功效,在临床中作为非处方药物用于治疗腹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小檗碱还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
含小檗碱成分的植物种类有很多,如黄连、黄柏、三颗针、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

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王连、支连。喜冷凉、湿润之处,属于毛茛科植物。为天然草本药材,作为著名常用中药在方剂中具有较高应用频率。茎高10~50cm,羽状复叶,花小,白色。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
黄连一般分布在1200~1800m的高山区,在中国的川鄂湘黔山地、川西南山区、秦巴山地、川滇藏南山区山坡面积很广,适宜种植黄连。根浅,分布于5~10cm的土层,适宜表土疏松肥沃,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土壤,pH5.5~6.5,为微酸性。
黄连用种子繁殖,育苗得到的植株幼苗,在播种后的第3年进行移栽。另外,黄连喜肥,应定期对田间黄连追肥,施肥后还应及时用细腐殖土培土。随着时间增长,移栽当年荫蔽度以70% ~80%为宜,以后每年减少10%左右,至收获的那年。可于6月拆去全部棚盖物和间作树枝,以增加光照,抑制地上部生长,增加根茎产量。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根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小檗碱,具有对热不稳定性,有极广泛的抗菌谱,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连对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