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是一种有机物化合物,由甘油的3个羟基与3个脂肪酸分子酯化生成的甘油酯。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它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在临床上,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作为一项重要的血脂常规测定指标,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共同作为血脂测定的基本项目。作为血脂的一种成分,它主要起到给身体细胞补充能量、保护内脏的作用。尽管它有诸多生理功能,但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危险性。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如果这些方式不能降低,则需药物治疗。常用的降甘油三酯的药物有贝特类药物、Ω-3脂肪酸(高纯度)、烟酸及其衍生物(例如:阿昔莫司)。这些药物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或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
小檗碱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它作为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在中国传统中药的应用中已有1400多年历史。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包括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近年来通过对其在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影响方面的广泛研究显示小檗碱在降脂方面具有优异的治疗前景。小檗碱通过各种生理机制产生代谢作用。大部分作用都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这是一种参与调节人体能量水平的酶。小檗碱通过针对这一途径,诱导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能量。使AMPK活化,也是小檗碱调节血脂(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功能的关键。这种酶是调节能量的产生、储存以及脂质代谢的主开关。小檗碱有助于燃烧细胞内的脂肪酸、稳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受体、以及抑制肝脏的脂质产生。服用小檗碱副作用较小,也是降低甘油三酯药物的一个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