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这个词可能人们已经不再陌生。胆固醇过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以及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隐患。那么什么是胆固醇呢?
胆固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是哺乳动物中主要的甾体类化合物,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还是临床生化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肝脏中合成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将转化为甾体激素或成为细胞膜的组分,并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保持恒定。

人体中胆固醇主要有两大来源:人体肝脏负责制造体内所需的胆固醇;同时,人体从所吃的食物中也获取一些胆固醇,特别是动物产品和全脂肪乳制品中。
但你知道吗?胆固醇还分为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胆固醇以及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胆固醇。好胆固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它可以把身体中多余的胆固醇运回到肝脏,并排出体外。而“坏”胆固醇,会将胆固醇微粒运至全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使动脉变得又硬又窄。因此坏胆固醇过高容易在人体动脉壁上形成硬斑块,继而堵塞血管,引起心绞痛、中风或心脏病等。

通常,人们所说的降胆固醇就是指减少过高的低密度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70%)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比如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少吃肥肉和荤油、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除了注意饮食之外,建议随时保持适当体重,养成运动习惯。

但有时只依靠饮食和运动不够,您可能还需要服用胆固醇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贝特类和烟酸等药物。近几年有研究发现,小檗碱也具有降脂功能。
小檗碱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它作为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在中国传统中药的应用中已有1400多年历史。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包括菌痢)、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近年来通过对其在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影响方面的广泛研究显示小檗碱在降脂方面具有优异的治疗前景。小檗碱通过各种生理机制产生代谢作用。大部分作用都涉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这是一种参与调节人体能量水平的酶。小檗碱通过针对这一途径,诱导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能量。使AMPK活化,也是小檗碱调节血脂(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功能的关键。这种酶是调节能量的产生、储存以及脂质代谢的主开关。小檗碱有助于燃烧细胞内的脂肪酸、稳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受体、以及抑制肝脏的脂质产生。服用小檗碱副作用较小,也是降低甘油三酯药物的一个新选择。